首页 > 政策法规 > 中国乙烯当量自给利率不足的提法可休矣?

中国乙烯当量自给利率不足的提法可休矣?

日期:2020-7-2    来源:化工时态    作者:ccia03

近期看到了几家媒体关于我国乙烯当量自给率不足50%的新闻。

近年来,很多的研究机构和媒体都在提我国乙烯当量自给率不足的问题。时态认为,作为世界最大的乙烯下游产品消费国,如果要通过增加国内乙烯的绝对供给量,来满足下游制造业对乙烯当量消费量的增加量,有可能会与我们实现由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的发展之路相悖。如果一味或者单纯强调中国乙烯当量自给利率不足,有可能会对新建乙烯化工项目产生误导;而加大乙烯及前端产业链建设,从长远看有可能会拖累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速度。因此,此类提法是否可以少提或者不提呢?

先看三个定义,再说三个理由:

乙烯当量:是指将生产下游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产品折合成需要乙烯的量。

乙烯当量消费量:国内产量+进口量-出口量+下游产品净进口的折合。

乙烯当量自给率:国内产量/乙烯当量消费量。理由一:我国要提高乙烯当量自给率,可能会带来前端的高风险。据了解,2019年,我国乙烯的总产能达到2900万吨水平,产量约2600万吨水平,下游聚乙烯、乙二醇等产品净进口折乙烯当量2500万吨水平,所以我国乙烯当量自给率仍不足50%。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假设我们用10年的时间实现自给率100%,我们需要新增多少炼油能力呢?按每年新增200万吨石脑油法工艺路线装置,即便是宜烯则烯,宜芳则芳,也得需要新增1.5-2亿吨的炼油能力。带来的问题:

一是整个原油的需求量要达到89亿吨水平,我们现有的对外依存度会进一步提高,整个原油安全问题会比现在更加严峻。

二是造成炼油下游产品进一步过剩。我国已经是柴汽油的出口国。新增的柴汽油产量以及新能源车的替代,我们又不得不面临大量出口柴汽油或者到时出不出去的局面。同样,PPpx现在也已经有过剩的苗头。

理由二:新增产能可能永远也跟不上新增乙烯当量下游产品的进口量

换句话说,我国不可能完全满足下游制造业对乙烯下游产品的需求。同样,自给率不足并不意味着我国乙烯的开工率就能百分百地开起来。我国2019年新增的产能才300多万吨,但新增的产能并不能完全释放。事实上,2019年,我国乙烯装置的开工率仅仅为90%的水平(主要是甲醇制烯烃的开工率不高)。

理由三:过度提高乙烯的自给率,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战略

从我国对未来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层级划分看,炼油和乙烯属于第二层级或者部分是第三层级范畴(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和一般化工产品加工业),而未来10年我国化工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提高高端化学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分别5%10%)即第四、第五层级。现有的乙烯及衍生品工业体系足以支撑第、四、五级产品的原料所需,再强调发展炼油和乙烯产业,对这两个层级贡献率将会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同时,石脑油路线(包括乙烷、丙烷脱氢路线)的过度发展,反过来也不利于我国特有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成熟和发展。

理由四:炼油和乙烯行业是高能耗的行业,过度发展炼油乙烯行业可能会导致在未来全球减排交易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欧盟曾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化工品产量将占世界的一半。如果成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化工产品的货值肯定不会占半,我们的能耗和碳排放量肯定过半。我们可以成为世界化工产品的主产区,但绝不能成为世界初级化工产品的制造中心。

未来全球化工行业的竞争将会演变为“碳”的交易量之争。带着一大批高能耗产业参加谈判,筹码会不会变小呢?

此外,随着全球化工价值链的演进和重构,一定会追求物流路径最短化和产品价值最大化以及资源本地最大程度的增值化。未来,在石油主产地发展乙烯行业,也会比在我国建设石脑油路线乙烯装置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就好比在新疆发展电石和PVC,好于在沿海发展是一个道理。

再加上,西方国家的所谓制造业回流,也不会是初级化工产业的回流。

看看现在的日本和韩国的石化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