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智能制造十大新闻

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智能制造十大新闻

日期:2023-1-16    作者:07

中国电石网讯: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纵观全年,石化行业智能制造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业发展逐渐规范,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等建设指南相继出台,多个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相关国家标准发布;二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夯实,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智能制造理念在行业更加普及,多家化企入选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等。2022年是数字经济全面发力的一年,是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一年,也是智能制造领域成果收获颇丰的一年。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4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加上已批复建设的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4个节点,八大算力枢纽节点正式开建,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也列入规划,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至此全面启动。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一体化推进算力优化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提升八大算力枢纽的影响力和集聚力,牵引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一是要加强网络设施联通;二是要强化能源布局联动;三是要支持技术创新融合;四是要推进产业壮大生态。

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东数西算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企业产生的数据量将不断增加,对算力资源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分离正在成为许多企业的战略选择。
首个双频5G+工互网智能炼厂建成

6月21日,我国首个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建设项目在中国海油所属中海炼化惠州石化炼厂建成投用,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传统炼厂生产方式的更新迭代。

该智能炼厂由5G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5G+AR远程协作、5G作业AI监护、数字化应用众创生态等8个智能武器和1个生态组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主要石化产品供应基地的稳定运转保驾护航。该炼厂创新性地将双频双制式融合5G专网和工业互联网结合,融合700MHz2.6GHz优势,比原有4G网络覆盖范围更广、携带内容更多、传输速度更快。现在信号遇到障碍物,可以穿过去、迈过去,实现数据稳定、高速传输。

该炼厂石化厂区生产装置应用的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自动避障与智能爬坡,代替人工巡检;员工佩戴AR眼镜可实现与专家实景实时远程会诊AI监护可实现静动态、不间断监护,自动识别有毒气体等异常情况并传输现场数据。该项目投用后,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超过98%,设备预防性维修率达到97%以上,工厂监控成本降低30%,生产事故发生率降低80%,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SSMTO项目首用国标实现数字化交付

6月,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完成聚丙烯装置数字化交付测试并取得初步效果,实现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SSMTO)在运行装置反向数字化交付,庞大的数据库可以通过一台电脑进行存储和调取。该项目采用AVEVA工程设计软件,开创了国内煤化工企业应用国家标准实现数字化交付的先河。

据了解,本次数字化交付按照我国自20193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基于统一的AVEVA工程设计平台,针对工具软件、数字化交付平台、三维模型等重要方面,对工程设计单位提出要求,填补了国内应用国家标准实现数字化交付的空白。

“此次数字化交付建立了三维可视化的数字档案馆,不仅实现企业工程数据查询和改扩建资料重复利用,而且为打造数字孪生工厂提供数据基础,也为后续煤化工项目建设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化、数字化交付依据。国能榆林化工机动工程部副经理孙福生说。
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投产

6月26日,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

该智能工厂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核心设施包括三大智能生产中心、七大辅助车间和八大总装工位,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停靠的优质码头资源。工厂应用先进智能生产设备共计400余台套,实现了从材料入场到划线、组对、打磨、焊接等车间预制流程的智能化,板材自动切割率达90%,甲板片自动焊接率达70%,总体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可提升20%以上。

据海油工程董事长于毅介绍,该工厂大量应用5G、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分析和总结企业多年来在大型工程结构物方面的项目计划、生产组织、车间执行等技术和经验,实现了从项目管控、车间建造到厂区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将为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推动企业运营管理向数字化转型。
轮胎行业首个二级标识解析节点通过审核

8月24日,赛轮集团对外宣布,由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承建的轮胎行业二级节点正式通过国家顶级节点审核。这是我国首个轮胎行业二级节点,也是我国首个完全自主可控且具有全球根节点管理权和代码资源分配权的国际标准对象标识体系。

由赛轮集团建设的轮胎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采用MA标识体系,标识前缀为“MA.10000.1118/”,目前已成功接入国家顶级节点,进入运行阶段。

据赛轮集团信息中心副总经理丁明玉介绍,标识解析体系可以赋予机器、设备、产品乃至数字对象身份证,打通标识背后的数据链,进而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空间,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数据交互和流动,从而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轮胎行业二级节点成功接入国家顶级节点,既可为轮胎产业发展提供关键资源和基础服务,也是推动行业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
亚洲石化业最大智能立体仓库中交

8月28日,由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广东石化聚烯烃包装厂房及仓库历时585天的建设顺利中交。这是亚洲石油石化行业规模最大的智能立体包装仓库,也是中国石油第一套聚烯烃产品立体仓库。

据介绍,聚烯烃包装厂房及仓库工程包括2座包装厂房和335.6米高自动化立体仓库,总建筑面积达52010平方米,共计68860个货位,可存放约10万吨聚烯烃产品。

该智能立体仓库项目负责人表示,在智能管理系统(WMS)的控制下,聚烯烃包装厂房及仓库可实现智能化包装、自动输送、智能化储存管理和自动化出库,以及包装、仓储、物流的全面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保证了每一袋聚丙烯和聚乙烯产品的可追溯性。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累计完成砼浇筑54223立方米,钢结构安装12774吨,消防管道安装172千米,电缆敷设53千米,实现141万小时安全人工时。
首个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仿真系统建成

8月29日,普光气田正式上线国内首个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工艺仿真系统。

该厂工艺仿真系统为二维仿真系统,主要包含净化装置、硫黄尾气工段、脱硫脱水工段等仿真模块,适用于员工熟悉工艺流程、开停工方案掌握、典型设备单元操作和异常状况处理等技能培训,可培养操作员熟练使用DCS操作站的全部操作功能,是普光气田打造现代化实训基地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仿真系统与实际操作系统的仿真度达到100%,能进行全流程+单工段过程模拟、大型机泵模拟、点炉程序中对现场操作柱进行逼真模拟等,内置仿真装置DCS画面、现场画面、SIS画面、大型机泵画面等共计150余张;评分系统中设置了开工、停工、正常运行和事故评分共计1000余步评分步骤,能满足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等5个级别评定及新分配大学生培训需求;员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轻松上网学习,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另外,该仿真系统还创建了仿真下车间或仿真到一线模块,培训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下发培训任务和计划,实时监控培训执行情况、实时统计和查询培训数据,实现仿真培训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仿真培训的管理效率与效果。
首个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发布

10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标准GB/T 23011-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发布的首个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对数字化转型领域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该标准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即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并聚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效益有哪些”“怎么创造和传递怎么获取等问题,给出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系统阐释了以价值效益为导向,将价值效益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的方法机制,帮助组织有效获取数字化转型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适用于创造、传递和获取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的企业,围绕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研发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企业,以及为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的企业。业内人士表示,该标准是立足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数字化转型效益衡量这一关键需求研制发布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对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家化企入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

10月31日,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此次试点示范围绕数字领航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三大方向,共遴选出215个试点示范项目,多个涉化项目入围。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首次提出数字领航企业方向,旨在树立一批数字化发展的旗帜,推广引领产业转型的灯塔,带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整体提升。据了解,该方向涉化项目包括镇海炼化的炼化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赛轮集团的橡胶轮胎行业数字化转型领航企业、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陕鼓绿色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方向涉化项目分别是株洲时代新材料的基于数字化的供应链协同与管控能力建设、三棵树涂料的可视化和透明化的订单交付闭环能力建设、中石油济柴动力有限公司的动力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能力建设、乌海中联化工的数据集成智能管控生产能力建设。

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方向涉化项目分别是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的基于智慧能源中心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关键技术及应用、昆仑数智的梦想云助力油气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智慧HSE”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石化业智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11月21日,工信部发布《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目标是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30项以上石化行业重点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石化关键应用技术等方面;对于原油加工等细分行业,优先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特有场景应用的标准,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在石化行业的广泛应用。

根据《指南》,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共性标准、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标准、石化关键应用技术标准和细分行业应用标准等四部分,依次形成支撑。

《指南》提出,要充分调动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建设一批实用性好、操作性强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石化行业业务总监朱灵建议,在标准体系建设中实现自动化技术(AT)、信息化技术(IT)、工艺技术(PT)、运营技术(OT)和设备技术(ET)的全面融合,破解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中单项技术间的隔阂,构建多元化技术融合基座。

(注:十大新闻按时间排序;本文年份日期如无特别说明,均为2022年。)

作者:中国化工报智能制造编辑部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034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