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法规 > 化工行业“十一五”结构调整回顾

化工行业“十一五”结构调整回顾

日期:2011-1-6 9:23:27

化工行业“十一五”结构调整回顾

 

    园区化发展是石化产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退城入园”已成为石化产业的大势所趋。如今,长三角已经成为全国石化企业最密集、产值最高、环境保护做得最好的地区,这与当地石化产业园区化发展密不可分。图为宁波化学工业园区。(本报记者  张育 摄)


    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摘自《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在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再次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工作重点之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调,也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基调,可以说,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资产重组等一系列措施,在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不断优化,成果喜人,同时各子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企业走向国际化,并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集群化、规模化、园区化特色鲜明
 


    ●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石油化工聚集区,三大聚集区的石化产值约占全国石化工业总产值的50%。其中随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北地区利用丰富的油气、煤炭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围绕资源形成多个炼油、煤化工基地,石化工业产值从“十五”末期占全国的不足3%而跃升至近10%。同时依据资源分布情况,形成了云、贵、鄂三大磷肥产业区,川渝和新疆氮肥基地,青海和新疆钾肥生产基地。特别是在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推动下,甲醇、氯碱、电石、煤制烯烃等产业向内蒙古、陕西、新疆、宁夏等富煤地区转移。这使得全国石化产业在生产布局上更靠近原料产地,同时与消费市场更为贴近,整体布局更为合理。


    ●严格控制过剩产能 在产业聚集度提高的同时,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对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了严控。2010年上半年,石化行业新开工项目4772个,同比下降4.8%。特别是产能过剩严重的氯碱、纯碱行业,“十一五”期间严格控制氯碱新增能力,不得建设生产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下的氨碱项目和30万吨/年以下的联碱项目。受市场影响,2007~2009年我国氯碱的产量增速最快,达30%;2009年的产量为1872万吨,同比增长7%;估计2010年产量约2000万吨,同比增长6.5%,总体呈增速下降的趋势。我国“十一五”期间,还对产能过剩的电石行业进行了调控,不仅严控新上产能,还对原有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关闭。根据石化产业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要彻底关闭和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1万吨/年以下)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排放不达标的电石炉。目前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其中大型密闭炉比重快速上升,已从原来的不到10%发展到40%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石行业淘汰了305万吨的落后产能,比原计划的200万吨超出50%。通过严格控制新上电石项目、强化准入管理、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使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初步改变了行业散、乱、差的局面,企业平均产能由原来的3万吨提高到6万吨,同时企业规模扩大,由原来最大的30万吨/年提高到160万吨/年。


    ●规模化同时实现一体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规模化趋势明显,并由单一行业生产,转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经济发展。其中以炼油和乙烯最为明显。目前我国炼油已经进入千万吨级时代,乙烯已经进入百万吨级时代,同时所有新建的炼油项目均建有乙烯一体化装置,延长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在能力相对过剩的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区,严格控制炼油规模,在油品消费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现有企业扩建,在无炼油工业、但油品消费集中的云南、重庆、四川等地区合理布局新项目,在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加快炼油厂改建和扩建,适时启动新建项目。目前福建湄州湾、新疆独山子、山东青岛、广东惠州、广西沿海和四川地区已形成多个千万吨级以上的炼油企业,关停并转共计2000万吨小型低效炼油装置。


    ●园区化已成主流 目前,全国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化工园区已有60多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化工园区。比如,以生产高端产品为特色的上海、南京等大型石油化工园区,其特点是起点高、规模大,投资强度高;以南通、泰兴、泰州、张家港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园区,其特点是有完整的园区管理和建设经验,利用外资强度大,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化工生产基地;以常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体现专、特、新特色的化工园区,以专业化吸引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进驻,提升了园区在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还有集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于一体,协调互动发展的泸州“西部化工城”;以青海盐湖资源和柴达木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依托的海西州青海化学工业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陕西榆林重化工基地、咸阳东郊化工区等等。化工园区以其科学的发展理念、先进的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管理和超常规的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石油和化学工业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区域石化经济产值占全国石化经济总产值百分比

 

 


    表中西北地区统计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长三角地区统计仅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地区统计为广东;西北地区统计仅包括青海、宁夏、新疆。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新产品产值、专用化学品比重翻番
 


    ●新产品产值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石化工业产值中,新产品产值比例达到5%,较“十五”初期约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是在全行业产值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提高的。2009年,全行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721亿元,比2005年增长108.8%,“十一五”前四年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0.2%。我国精细化工发展迅速,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工业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电子化学品、胶黏剂、生物化工、功能高分子等已经初具规模。


    ●专用化学品产值比重翻番 2010年,化学工业产值占整个石化工业产值的60%,其中化学矿采选业占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20.7%、化肥8.3%、农药3%、涂料染料等13.4%、合成材料制造7.9%、专用化学品制造31%,橡胶制品14.7%。值得一提的是,专用化学品制造占行业总产值比重较“十五”末期大幅增长,从2005年的16%增长到现在的31%,增长近一倍。


    ●子行业产品结构取得较大好转 在石化行业的主要产品中,化肥产品结构较“十一五”初期有了较大的好转,特别是钾肥的自给率已经达到了50%,随着一批新的钾盐资源的发现、开发,到2009年底,我国资源型钾肥产量达到320.7万吨氧化钾,比2004年增长了111%。“十一五”期间,随着科技推广和若干示范工程的建设,高效复合肥等高端化肥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复合肥、缓控释肥已经成规模生产,高浓度化肥比例已达到80%以上。云南、贵州、湖北等已建立一批磷复肥基地,形成300万~350万吨磷铵生产能力,使生产基地进一步贴近消费市场,改善了全国的化肥产业布局。


    农药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末期我国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应降至农药总产量的10%以下,乳油剂型控制在农药总产量的5%以下。由于农药产业事关国家“菜篮子”,在高压政策下,目前,我国高毒农药品种所占比重已下降到3.6%,高毒农药的使用量已从“十五”末期的4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0%以内,农药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精细化工占整个石化产业产值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产业先进度的一个指标。“十一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快速发展,5年间产值已增长近10倍,尽管发展较快,但由于基础较薄弱,2010年,精细化工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3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仍偏小,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国内轮胎企业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子午胎比重上升,已能自主生产巨型子午胎。要继续推动橡胶工业的发展,提高橡胶工业的竞争力,首先要推动轮胎工业的科学发展,控制总产能,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发展斜交轮胎。同时要积极促进橡胶工业的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率、轮胎翻新率均未达到理想水平,应进一步搞好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化学工业产值中各行业所占比重

 


    

    2010年化学工业产值中各行业所占比重

 

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兼并重组、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
 


    “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成绩突出。表现为由国有企业独资经营,向多元化发展;由中小企业独资经营,向跨地区、跨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为35770家,其中非公有控股企业31088家,占总数的86.9%,较“十五”末期提高了8个百分点。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的业务范围涉及资源型基础设施、石油化工高新技术等新开放领域,形成了跨领域、跨地区、跨行业的以资本为纽带的产业集团,竞争优势明显。


    ●企业规模扩大 通过建设规模化的生产装置以及一系列的改造、重组和兼并,骨干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09年为止,我国已经形成17个千万吨级的炼油基地和上海、茂名、天津、镇海、独山子5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国内炼油能力1000万吨/年以上炼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已占总加工能力的近50%,其中镇海炼化、大连石化的炼油能力超过2000万吨/年。中石油、中石化已经成为集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和化学加工生产和营销一体化特大型企业集团,无论是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还是竞争力,均居世界前列。


    目前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5770家,较“十五”末期增长12785家。2010年上半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11万亿元,同比增长41.1%,超过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速7.8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7%;全行业投资4812.61亿元,同比增长16.4%。


    ●并购重组活跃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并购重组(包括海内外)频繁,无论是规模、档次均有所提升,整个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对节约资源、环保节能、实现整个石化产业的结构性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山东省为例,该省地方炼油企业多而散,规模偏小。“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等央企巨头纷纷对山东地炼企业伸出并购重组的“橄榄枝”,其中中国海油2009年与山东潍坊国资委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无偿受让后者拥有的山东海化集团51%股权,此前中国海油已并购了山东利华益集团,该集团拥有山东最大的炼油厂——加工能力达500万吨/年的利津石化厂。通过收购山东的地炼企业,渤海油田的原油可以无需外运就地加工,同时解决了山东地炼企业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使山东炼化企业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可谓一举两得。


    在煤炭大省山西,煤矿集团与化工企业的跨行业重组成为煤化工发展的亮点:依托阳煤集团,正实施跨地区并购,规划形成尿素、乙炔化工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依托晋煤集团对晋城地区尿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特大型和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企业;对天脊集团、潞安集团和周边关联企业实施联合重组,组建大型综合性煤化工龙头企业。


    一些大企业积极向资源丰富地区进军。“十一五”期间,以化肥为主业的湖北宜化集团在新疆进行了大手笔投资,在新疆轮台县建设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项目,并计划在5~10年内,投资60亿元建设乙炔、烧碱、聚氯乙烯等项目;轮台县也承诺,对宜化集团在当地的项目落实5亿立方米天然气、5亿~6亿吨煤炭等配套资源,并以1.19亿元的优惠价格向宜化集团提供一套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装置。


    除了央企大规模并购外,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也成为并购主体。2010年,民营企业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成功入主锦化集团,锦化集团是上世纪50年代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和全国18个大型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历史包袱沉重,被并购时资产负债率高达143.2%。方大公司并购后,将利用锦化技术、人才优势和方大公司的雄厚资金、先进机制,确保企业重焕活力。


    ●积极实施海外并购 “十一五”是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海外并购空前频繁的时期,海外并购成为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力的中国企业加快了在海外扩张的步伐,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有所放缓。“十一五”期间,石化行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在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业务已经涵盖29个国家,运作81个合作项目,初步形成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5个油气合作区。中石化集团在35个国家执行355个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合同,合同额达79亿美元,并出资81.3亿美元收购了瑞士Addax公司。

“十一五”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统计

 

 

 

科技创新力获得提升
涌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利器。“十一五”时期,全行业深入落实科教兴国、科技兴化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行业建设,在重大项目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推手。


    ●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结束了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制备膜材料的关键技术,摘下了化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通过技术集成和改造、创新,在蛋氨酸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年产1万吨工业示范装置;突破了多项高性能关键技术,碳纤维(相当于日本东丽公司T=-300级)已实现千吨级规模,芳纶1313及1414部分型号产品已完全实现国产化。这些突破打破了美、日等国长期形成的垄断。


    ●一批重大攻关技术获得国家科技奖 其中,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建成了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MDI装置,能耗比国际领先技术降低近10%,同等规模投资比国外低30%~40%,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标志着我国已跨入世界MDI制造技术领先行列;“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投资仅为国外的1/5~1/3,综合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研发出石脑油连续重整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自主开发了一批煤化工重大技术 多项科技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促进了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十一五”行业科技创新的一大“亮点”。我国自主开发了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航天(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并建成了世界首套神化包头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煤直接液化大型制油等重大工程与重大装置,对于实施石油替代战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围绕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开发应用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自主开发的干法乙炔技术有效解决电石渣浆污染和占地问题,低汞触媒技术使
触媒氯化汞含量由原来的10%下降到6%以下,汞消耗量和排放量也大幅下降。磷酸余热回收技术已被18个企业的33套装置采用,其中兴发集团等5家企业每年可节能34万吨标准煤、节水767万吨、节电1408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6万吨、固体废弃物渣量18.3万吨。

   

 

 

 

 

结构问题依然突出
企业仍显分散、精细化率还不高
 
 

    目前国内石化行业大宗产品多,专用产品少,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基础化工产品多,石化深加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以及高档产品比例偏低。即使是一些较高档的石化产品,国内企业已可以生产,但也只是通用品种、牌号上的自给,高端品种、牌号仍需进口。如四氟乙烯,尽管我国四氟乙烯单体生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总产能已超过6万吨,但可熔易塑化的高端品种国内仍无法生产,需要进口。


    精细化工为世界各大工业国在化学工业领域发展中的一个战略制高点,也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目前国外精细化工率约70%,而我国仅为35%左右,科研开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品牌和高端产品少,这也表明我国石化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精细化工率还有待提高。


    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不合理是造成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炼油、化肥、农药、甲醇、电石、氯碱、纯碱等行业的企业数量都多达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产能总和居世界前列,但企业平均规模却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资源型产品生产远离原料产地,而一些污染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又集中在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孙伟善表示,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石化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是部分行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特别是资源相对丰富的煤化工(电石、甲醇、二甲醚、醋酸)和盐化工(纯碱、烧碱、聚氯乙烯)等扩张过快,造成大量产能闲置。二是落后产能在行业中仍占较大比重,上世纪后期建成的一批规模较小的企业,至今仍然在维持生产,主要集中在化肥、甲醇、无机原材料、小炼油以及农药行业,资源消耗高,“三废”处理措施不到位,严重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化产品少,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基础产品过剩,精细专用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国外都有较大差距。

 

摘录:中国石化网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