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关于促进高载能产业和电力工业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省电源建设逐步加快,但传统高载能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到全省电力电量供需平衡。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全省电力工业发展现状特别是高载能产业发展环境优劣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载能产业和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时参考。
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复苏势头虽然较好,但全省用电市场增长较缓,特别是传统高载能产业发展较慢、电源建设相对较快,全省供用电矛盾已经开始显现。我们应采取各项对策措施,加大电力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发展高载能产业,实现电力电量供需平衡,促进电力行业平稳运行。
一、当前我省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一)装机规模
“十一五”以来,全省装机年均增长16.15%。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同比增加17.8%,比“十五”末增加72.5%。其中:水电593万千瓦,占34%;火电1032万千瓦,占60.7%;风电75万千瓦,占4.4%。预计2009年末,全省装机达到1806万千瓦,同比增加20.8%。其中:水电589万千瓦,增加8.3%;火电1132万千瓦,增加26.2%;风电86万千瓦,增加56.2%。预计到2010年底,全省装机达到2252万千瓦,比今年增加24.7%。其中:水电646万千瓦,增加9.8%,占全部装机的28.7%;火电1402万千瓦,增加23.9%,占62.3%;风电204万千瓦,增加137.2%,占9.1%。
(二)发电量
“十一五”以来,全省发电量年均增长8.44%,明显低于装机增速。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用电需求明显放缓,导致今年以来发电量一直呈现负增长。1--11月,全省完成发电量628.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03%。预计2009年全年发电量697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0.9%。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分别为248、437和12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5%、-6.8%和90.5%。根据电力市场和主要水系来水预测,预计2010年发电量799亿千瓦时,增长14.6%。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分别为263、520和16亿千瓦时,分别增长6.1%、19%和33.3%。
(三)用电量
“十一五”以来,全省用电量年均增长9.55%,高于全省发电量年均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是前几年外购指令性电量较多所致。受金融危机影响,自去年8月份以来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出现大幅下滑,今年累计用电直到11月末首次转正。今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636亿千瓦时,同比略升0.97%。其中,工业用电47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5.4%,同比仍下降1.2%。 预计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7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2.1%、12%和11.9%;工业用电53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3%。明年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工业经济将持续好转,我省工业预计增长10%左右。据此,预计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7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及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7.4%、10%和7.5%;工业用电5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
(四)发电能力利用状况
2005--2008年,全省发电设备实际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分别为5281、5202、5356和4737小时,其中火电分别为6330、6021、6231和5201小时。2009年1--11月,全省发电设备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累计为3899小时,同比下降13.1 %。其中,水电4026小时,同比增加1.1%;火电3964小时,同比下降20.2%。预计2009年,全省发电设备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累计为4371小时,同比下降7.7%。其中,水电4653小时,同比增加9.5%;火电4408小时,同比下降15.2%。与火电标竿电价对应的发电利用小时数5350小时比较,2009年预计全省发电能力平均利用82%左右。与火电全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比较,2009年全省火电发电能力平均利用50%左右。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用电市场增长较缓。我省高载能用电占全省工业用电的70%以上,但由于受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影响,近几年新上工业项目中节能减排项目多,新增产能项目少,铁合金等部分高载能产业出现不同程度萎缩,与周边省区相比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高载能产业更是受到重创,尚有20%的产能未得到恢复,1-10月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冶炼用电量同比仍下降6.52%。
二是价格矛盾突出。一方面煤炭价格上涨过快,另一方面发电侧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煤电联动政策不到位,部分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不到位,造成省内大部分发电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出现巨额亏损。同时,煤质普遍下降,也对部分火电企业正常发电产生一定影响。
三是外送电量下滑。我省电量主要通过西北电网外送至华中地区,“十一五”以来我省加大了外送电市场开拓力度。2007年外送电达到27.3亿千瓦时,增长58.29%,占全省发电量的4.42%。2008年外送电21.66亿千瓦时,下降20.63%,占全省发电量的3.14%;2009年受华中地区电源发展迅速和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预计外送电将下降到16亿千瓦时左右,下降26.1%,占全省发电量的2.3%左右。
四是电网外送通道建设相对滞后。今明两年是我省电源投产的高峰期。按近三年发电机组平均利用率测算,2010年度全省发电企业年发电能力将达到1150亿千瓦时,富余电量400亿千瓦时。电网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建设相对滞后,很难同步发展。虽然到2010年底整个西北电网向区外送电能力将从目前的36万千瓦提升到411万千瓦,增长11倍,但外送通道容量仍然不足。预计2010年我省可外送电量50亿千瓦时,仍将有350亿千瓦时的电量无法外送。
二、我省高载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有色金属、钢铁、铁合金、电石等是我省的传统高载能产业。2007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5%,其中电解铝占4.5%;黑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2%,其中铁合金、电石、碳化硅等占2%。与工业结构相近或相似的周边省区比较,我省传统高载能产业发展既有比较优势,也有相对劣势。
(一)产能规模比较
电解铝:我省现有电解铝生产企业5户,产能(含在建和停产)108.8万吨,占全国的6%左右;铝合金及加工材能力25万吨,占全国的1%左右。电解铝生产企业年用电量130亿千瓦时左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8%左右,占工业用电量的25%左右。同时,铝工业装备水平参差不齐,160kA以下落后槽型占到电解铝总产能的27.6%。2000年前,我省电解铝产量列全国第一,目前退居全国第六(前五位分别是河南、山东、内蒙、青海、山西)。与周边省区相比,我省电解铝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宁夏电解铝产能达到90万吨,青海电解铝产能达到200万吨,发展规模已经接近或超过我省,而且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铁合金:我省铁合金企业184家,电炉278台(不含蓝星公司在建2台25000KVA,口径下同),总容量190.8万KVA,产能95万吨。其中,经准入的114家,电炉206台,容量162.82万KVA,产能80万吨;未经准入的70家,电炉72台(绝大部分为5000KVA以下电炉),容量28万KVA,产能15万吨。电石、碳化硅企业50家左右,产能约80万吨。三个行业用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14%左右,占工业用电量的18%左右。这三个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多数工艺装备技术落后,属于限制和淘汰类的63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炉型占61%,铁合金产量已从本世纪初全国排名第一下滑到目前的第七位,与青、宁、蒙等省区相比整体上已不具有竞争优势。
(二)高载能用电情况比较
青海省: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270亿千瓦时,其中电解铝、铁合金、电石、钢铁用电量约为1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72%。
宁夏自治区: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439亿千瓦时,其中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用电3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3%,所占比重为68%。
甘肃省: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677亿千瓦时,其中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及电石、炼焦等用电约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8%,所占比重为50%左右。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1--9月,宁夏、甘肃和青海三省区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等高载能产业用电量分别下降15.67%、7.54%和微升0.77%。
(三)电价水平比较
从用电目录电价看,电解铝产品电价甘肃比宁夏低5分/千瓦时左右,比青海高4分/千瓦时左右;铁合金、电石、碳化硅产品电价甘肃比宁夏低3分/千瓦时左右,比青海高5.5分/千瓦时。三省区相比,甘肃处于中间水平,其中电解铝产品电价居全国倒数第二位,仅高于青海,具有较大优势。
从优惠后现行电价看,电解铝产品电价甘肃(110千伏,下同)比宁夏高4.1分/千瓦时左右,比青海高3.1分/千瓦时左右;铁合金产品电价甘肃比宁夏低3.1分/千瓦时左右,比青海高2.6分/千瓦时左右;电石产品电价甘肃比宁夏低1.1分/千瓦时左右,比青海高5.1分/千瓦时左右;碳化硅产品电价甘肃比宁夏低1.1分/千瓦时左右,比青海高1.1分/千瓦时左右。总体看,甘肃原有电价优势受到一定削弱,特别是电解铝用电价格明显高于宁夏、青海。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甘肃高载能行业具有门类齐全、规模较大、重点企业技术装备先进、电价较低、管理基础好、多数产业有省内资源依托等优势,形成了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白银公司、兰州铝业、连城铝业等一批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具有加快发展高载能产业的良好基础。但是和周边省区相比,尚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在结构调整方面,宁夏通过狠抓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造,铁合金、电石电炉已经基本实现升级换代,最小的炉型也在12500千伏安以上,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青海通过兼并破产、企业重组,关闭一批铁合金、电石企业,重点发展电解铝行业,仅今年就新增电解铝产能100万吨。二是在政策措施方面,宁夏、青海采取的财政、电价、税收、土地等扶持高载能产业发展的措施,力度都要比我省大。三是在发展条件方面,宁夏煤炭资源丰富,火电企业发电成本相对较低;铁路运输具有一定优势,出口产品离港口运距相对较短;青海水电资源相对丰富,水电价格优势明显。
三、对策建议
虽然我省具有发展高载能产业的较好基础,但也越来越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电价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因此,必须积极采取包括发展高载能产业在内的多项开拓省内外电力市场的措施。
(一)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的高载能产业。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置换高载能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设备转型升级。三是推动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电解铝、不锈钢、电解镍、电解铜、铅、锌及其附加产品,积极发展多晶硅等新型产业。
(二)采取更加灵活的电价扶持措施,促进高载能产业扩能上量。一是采取扶优限劣差别电价政策。如对铁合金等行业,针对不同炉型给予不同电价政策,促进行业洗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建立电价联动机制,稳定存量。如对电解铝等行业用电价格,实行随产品市场价格上下浮动,价格浮动区间及浮动标准由发、供、用三方本着多赢的原则协商确定。三是对电解铝等新增产能项目实行更加优惠的电价扶持政策,培育增量用电,通过增量电量挂牌竞价交易方式实现。
(三)加快电网外送通道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争取750千伏永登~金昌输变电工程在2010年上半年建成投运。结合国家风电开发和新疆联网规划,按照《西北(陕甘青宁)电网“十一五”及远景目标网架规划》,积极开展750千伏金昌~酒泉~安西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四)鼓励其它产业发展,扩大电力市场份额。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强省的决定》提出的“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工作部署,在加快发展先进高载能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煤电化工、生物制药和中藏药、特色农业产品加工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存量负荷,增加新增负荷。协调做好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工作,加大外送电力度,努力开拓省外市场。
来源:甘肃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