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法规 > 石油和化工企亟需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石油和化工企亟需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日期:2010-5-26 9:21:29

石油和化工企亟需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近日,就在业内都认为国内乙二醇市场存在供给缺口的时候,商务部发出了预警信息,从全球市场看,乙二醇产能已大大过剩,预计到今年底过剩量超过500万吨,中国市场面临中东低成本产品的冲击,国内乙二醇产业可能遭遇损害,企业需及早做好准备。

    今年还未过半,商务部已经屡屡发出预警信息:草甘膦、三聚氰胺、聚酯纤维、PVC胶膜等,多种化工产品在国外遭遇贸易救济调查。因此,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对于国内诸多行业,尤其是石化行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就是通过对货物进出口等国际贸易数据异常情况进行连续性监测,分析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的机制。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出于保护本地产业安全的目的,也建立了类似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

    2005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化集团、原中国石化协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等共同建立了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在这个平台上,政府、企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结合各自开展的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探讨预警工作方式,确定敏感产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判断预警趋势,评估预警效果,前瞻性地提出预警预报。有关部门还在每个季度定期召开石化行业产业损害预警通气会,通报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异常产品清单,交换各方信息,发布预警信息。

    目前,在我国遭遇的国际反倾销案件中,近80%涉及到化工产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有从以前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的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化工产品的出口预警难度相对比较高。

    第一,化工产品尤其是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物理化学性质容易界别,同类产品定义明确,极易引起反倾销。

    第二,化工产品尤其是精细化工产品涉及领域非常广,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经常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相关产品高端技术的突破,发达国家常常通过贸易手段打压发展中国家的这一产业。

    第三,化工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的救济效果特别明显,别的国家因此都愿意选择化工产品进行反倾销。同时,由于化工产品的数据收集、核实相对比较快,对方的贸易救济程序可以很快启动,预警难度较大。

    面对贸易摩擦可能不断加剧,国际贸易环境出现复杂变化的情况,应进一步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维护企业利益。一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反映企业和产业受损害的情况;二是加大对重点国别进出口产品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损害苗头,通过多边协商、产业间对话等措施及时避免摩擦;三是加大预警信息发布力度,为公众和企业做好公共商务信息服务工作。

    而对于石化企业自身来讲,首先,企业应该密切关注预警信息。根据政策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加强市场调研,主动规范贸易秩序,及早做好遭遇反倾销的应对措施,并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管理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要学习国际规则,提高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意识。在面对不公平贸易行为、遭遇贸易摩擦案件时,企业应敢于寻求贸易救济手段的保护,充分准备,积极配合调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慧聪化工网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