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结构不均衡,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态、资源等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如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低碳经济则是减少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包含减排和建设两个方面,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而减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增加森林覆盖率等生态建设手段。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不能急于求成,而且由于特殊的国情条件,更决定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会一蹴而就。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与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相符,使用成本较低的煤炭资源比重大,约占能源供给总量的70%,而低碳或无碳的能源供给较少。二是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减少碳排放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而且通过技术进步解决这一矛盾的难度很大。当前,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水平、产业化水平都较低,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水平较低。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来看,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太阳能设备、风能设备制造主要国家之一,但关键技术还基本依靠国外。三是作为世界的加工制造车间,我国外贸出口量巨大,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出口产品比重较大,这部分产品虽然由国际市场消费,但碳排放却计入我国排放总量中,而且短期内这一模式还无法改变。
笔者以为,低碳之路要分3步走。第一步是稳碳,稳定万元产值的净碳排放强度(即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之差与总产值的比值),重点包括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加快碳汇林建设;第二步是减碳,要实现万元产值的净碳排放下降,重点是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含量;第三步是低碳,将我国万元产值的净碳排放控制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争取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走好低碳之路,就是要力争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下,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碳强度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不影响这一目标的情况下,按目前中国政府承诺的减排量,有专家测算,中国的人均成本是64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不高,但对迅速推进工业化却是不小的负担。
近期,应以经济发展减排尤其是重化工业减排为突破口,平衡成本与收益。低碳经济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而言,重点在于经济领域,关键在高耗能行业。仅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个产业耗能就占我国全部能耗的51%,这部分产业中许多产品是外贸产品或服务外贸的产品。根据笔者的测算,这些行业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强度是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的1.5倍,是全部工业产业碳排放强度的两倍多。未来,必须抑制高耗能行业尤其是其中的产能过剩行业过度扩张,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这些行业的用能水平和效率严格监管,大幅度降低这些产业的排放量。
中远期来看,应重点从消费结构尤其是住行角度突破,平衡成本与收益。“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汽车普及消费阶段,人们的居住水平也会有较大提高。调研发现,私家车交通比公共交通的人均碳排放强度高10多倍。并且,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住行将是下一个碳排放的重点。消费结构的升级关系到生活水平,不能采取简单的抑制方法。科学的方法是鼓励发展节能建筑、生态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大力发展和优化公共交通,促进市内交通便捷化,确保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引起碳排放强度的大幅度增长。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