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分析 > 电价上调将促高耗能产业重新洗牌

电价上调将促高耗能产业重新洗牌

日期:2010-6-7 10:02:03

电价上调将促高耗能产业重新洗牌

     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产业结构呈现几大特点:一是产业水平总体低下;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三是虚高度化;四是各地产业结构趋同,高耗能项目集中上马,缺乏梯度优势。从2007年开始,国内已经下定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并已经有具体方案和措施出台,但随后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过程不得不暂时搁浅。

  为何明知产能过剩还在继续进行扩张

  地方利益和企业利益促使部分产能的重复建设。在2009年国内某省的招商会上,某位相关人士称:“不上电解铝今年的GDP目标就等于少了一条腿。”而恰恰也是在PVC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2009年西部地区也在大上新项目。如果完全投产,预计2010年后中国PVC产能将超过2000万吨/年,产能闲置率将超过50%。

  应对金融危机时的扶持政策,也为这些高耗能企业继续扩张所利用,成为扩张的最好理由。以青海为例,2008年10月青海地区对高耗能用电实行电费补助政策。尽管电价下调幅度不大,若以电解铝为例,生产1吨用电量约为1.45万千瓦时。若电价下调2分,直接折算生产成本可减少290元/吨。这样好的条件,企业当然要扩张产能。

  用电量猛增,高耗能产业隐忧再次突显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来看,当月全社会用电量3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处于持续高位运行状态。第二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走强。1—4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同比增加157小时,接近2008年同期水平。

  笔者认为,高耗能产业快速增长仍然是当前全国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实体经济还没有恢复到之前正常水平。而用电量增加部分实际多数被这些高耗能产业所占据。据能源局数据显示,比重最大的重工业用电量增速最快,4月用电量2113亿千瓦时,同比增28.7%。难道金融危机一年之后经济增长就再度达到顶峰?显然没有。

  电价上调成产业结构继续调整重要风向标

  金融危机的突然发生让刚刚展开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得不临时中止。但中止不代表取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行业数据,我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全年目标仅为“保8”。这个数据说明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国内经济有重新过热的风险;二是管理层完全有足够的精力和空间,来对之前没有完成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治。可以说,二、三季度是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和安排的最好机遇。

  上海市政府公布,自6月1日起,上海电价目录表中离子膜烧碱等三类高耗能企业用电价格每年取消0.05元/千瓦时优惠。届时国家将继续对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8个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并将限制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05元提高到0.15元,淘汰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20元提高到0.40元,分两年逐步到位。从上述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治理高耗能产业产能过剩的决心。

  产业格局面临洗牌

  以上海市电价调整方案为例。电石法PVC生产企业标准能耗为7000度电/吨左右,上调1分影响70元成本。如果按照0.20元每千瓦时低端标准计算,单吨生产成本将大增1400元/吨。而当前电石法PVC生产企业毛利空间,还不到300元/吨。可以想象,如果按照0.20元每千瓦时的加价标准计算,企业面临的只有倒闭。

  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将面临此命运。以西北地区为例,充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当地充足的光照条件,使得当地发展一体化产能具备较强优势。以普通电煤为例,新疆当地原煤价格大大低于沿海甚至山西剩据中国煤炭信息网数据,2009年二季度某规格的电煤新疆地区坑口价格为170元/吨,而山西大同相同规格的品种坑口价则报到550元/吨水平,相差达到3倍。除此之外,一体化企业还省去了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之间存在的价差成本。按照此成本生产的PVC,根本不可能与采用国家电网标准工业电价进行生产的企业进行对比。

  从这一点来说,煤电一体化企业具备太多优势。尤其在电价即将陆续上浮的情况下,各地区依靠电网用电来进行生产的企业,无疑要比一体化企业增加更多的无形成本。尤其是一些规模小,离需求集中地较远的企业,运输的劣势更加重了自身负担。

洗牌过程必将遵循市场法则

  电价上调后,高耗能企业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成本风险和市场风险。一方面所采购的成本相比资源丰富,结构优势明显的竞争对手来说无疑高出很多;另一方面,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时能够作出调整的空间很校无论是政策空间还是价格空间,余地都不大。客观来讲,这将加速这些企业之间的变革与调整。笔者认为,变革主要将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内和产业间重组并购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具备多种优势的企业无疑会借助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方针,扩大自身优势效应。这可以是在规模上,也可以是在技术上。可以想象,门槛的提高将使得具备明显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企业更具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上游企业会努力往下游拓展,而下游企业同样存在延伸产业链的想法。发生在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重组和并购案例将越来越多。

  2.企业“巨无霸”将陆续涌现

  资源价格调整的过程中,唯有规模化和一体化企业受冲击较校那些地处偏远,离原料产地与消费集中地区路途遥远的企业,将退出市场舞台。而这些市场空间将留给有准备的企业集团。

  3.产业技术的进步

  技术的优势是规模化所不可比拟的。资源成本的增加将迫使企业在自身技术上进行更高的提升。

  4.提升产业全球定价权

  中国国内有很多产业具备世界第一的规模,不管是需求还是产能。但是,规模相匹配的却是众多企业的严重分散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分散化的经营直接导致中国在全球定价权中屡屡处于被动境地。无论是铁矿石谈判还是原油期货价格,中国规模无法对全球价格施加相匹配的影响。而产业整合后,没有纷乱的内部竞争和参与主体过多带来的意见不一,中国企业将获得更好的谈判地位和结果。

  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电价的调整是国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决心的一种体现。它并不会因为经济形势的改观而停止。并且,电价的调整只是这些调整措施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只是序幕。高耗能产业格局,将在市场的范围内完成潜移默化的变革。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034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