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解决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一些化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暴露无遗。产能过剩说到底是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矛盾是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
石化行业是周期性较强的行业,由于其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退出成本高等特点,必然造成石化市场周期性波动。2002年以后,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以及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世界化工行业再次进入周期性发展的上升期。2004~2007年,世界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价格高峰,也是我国化工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其发展速度在化学工业历史上是少见的,每年销售收入增长30%~35%,利润增长25%左右。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好的盈利能力,刺激了行业投资,使国内化工装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张,造成部分生产能力过剩。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使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出来。
过剩表现: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
目前我国电石、焦炭、甲醇、二甲醚、氮肥、磷复肥、'两碱'、醋酸、聚氯乙烯(PVC)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开工率大幅下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6月份,纯碱、烧碱、电石、PVC、甲醇、磷肥行业装置开工率分别为83%、83.4%、78.4%、51.1%、44%、56%。2009年,预计尿素产能将达6300万吨左右,产量在5300万吨左右,总需求为4500万吨左右,是历史上尿素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一年。另外,焦炭产能过剩在30%以上,二甲醚70%以上的产能闲置。
产能过剩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结构性过剩又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原料结构不合理,如油头造气要改变原料结构,天然气造气在条件成熟时也可适当考虑改为煤造气,原料运距较远的产品,要进行原料结构调整,减少原料运输费用;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大路货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弱;四是企业结构不合理,装置规模太小,必然导致消耗高,能源效率低。阶段性过剩主要表现为:在世界经济发展较好的时候,比如2003~2007年,很多产品出现供应紧张,因此上了一批项目,但金融危机一来,这些项目就变成重复建设,导致现阶段的产能过剩。尽管现在经济正在恢复,但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回到2007年的水平,那么现在过剩的产能就很难办。
另外,还应该放在世界范围内看待产能过剩问题。比如,今年上半年国内外甲醇成本差异巨大,导致国外低价甲醇大量涌入,尤其是以油田伴生气为原料的中东甲醇大量进口,严重冲击了国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6月份,中国甲醇进口总量达350万吨左右,约占总供应量的40%。受进口甲醇冲击,甲醇港口价格低于内陆。这说明,全球化工市场已进入相对过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独善其身的发展思路已走到尽头。
原因剖析:企业盲目发展与地方政府支持
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前几年企业对上项目有极大的积极性。站在企业的立场考虑,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规模,有规模才有话语权。但仅以产能扩张来带动企业发展,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就会产生严重后果。以电石法PVC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电石法PVC产能仅有130多万吨,而进入2000年后规模扩张异常迅速,2001年达到160万吨,2006年超过810万吨,2008年则超过1050万吨。今年以来,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一直走高,加大了乙烯法PVC的制造成本,但电石法PVC行情依然低迷。究其根源,产能过剩是根本的原因。
另外,地方政府为了GDP增长,鼓励企业扩大产能。比如在煤资源产地,如果要得到煤资源,就必须要在当地上煤化工项目,而上煤化工项目就必须先上甲醇。目前,传统煤化工产品严重过剩,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如煤制烯烃等刚刚起步,技术不成熟,尚处于示范阶段,甲醇新的应用领域尚未打开,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导致甲醇产品严重过剩。比如,近年来,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就因煤化工热,新上甲醇项目约2000万吨,大大超过市场容量。二甲醚的情况也是如此,2002年全国二甲醚总产能不到3万吨,但从2006年开始,二甲醚产能以年均133%的速度增长,目前国内产能超过500万吨,而2008年二甲醚的产量只有140万吨左右,开工率不到30%,并且目前还有约500万吨的装置正在建设之中。
但这种严峻的形势并未引起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足够警惕。据了解,在已公布的十几个省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一些地方仍对甲醇、焦炭、PVC、纯碱、烧碱等项目进行了规划。若实施这些规划,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但不能解决,可能还要加剧。
解决途径:执行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各地政府应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尤其要按照国务院今年3月发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规划项目。目前各地政府手上资源很多,对于正确引导当地发展地方经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应统筹规划土地、水、煤等资源,并切实保护环境,不符合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这是地方政府应该有所为、也能有所为的事情。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明确规定不再审批焦炭、电石和甲醇项目,但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和相互攀比的目的,近几年还是有很多地方违规审批了一批项目,致使这些产品产能严重过剩。
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产能就是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产能。如果不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由于过去几年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一些落后技术和产能纷纷开工生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落后企业很难经受住压力的考验,资金链也很难维持。金融危机导致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将加快淘汰在高峰期维持盈利的落后企业,整个石化行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目前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已经出台了《对磷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对磷肥企业将加强引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盲目扩张,并对缺乏资源、管理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国磷肥产业有比较大的改观。
三是加强风险能力分析。目前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在上项目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清楚自己的竞争力,扩建、新建项目要统一排一下队,重新评估,经济效益要重新测算,有些新上项目在新形势下要慎重决策。企业应吸取过去的教训,在上项目时不应盲目跟风,不要把投资决策建立在分析出来的市场上,而应建立在可操作的上游原料成熟、下游市场成熟、标准健全的市场上。
四是要加大创新力度。当前行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传统行业产能相对过剩与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各地新上项目存在领域集中、技术和产品趋同等问题。金融危机将导致我国石化企业向两极分化,具有实力的企业在市场需求降低时期,应抓紧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促进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同时,也有可能促使我国石化行业进行旨在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的兼并重组,通过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另外,作为企业自身必须要加强管理、降低消耗,提高原料利用率,增强企业内部核算,搞好内部挖潜,减少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处处精打细算,由过去以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为主,转变为现在靠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五是国家应建立退出机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鼓励企业转产和落后能力的退出,要鼓励大型企业兼并重组,对工艺水平落后的装置进行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对于退出行业的企业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使转产的企业人员有适当的安排。
六是一些闲置产能可以考虑转移到资源产地或产品需求地。基础比较好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到国外去兼并原油和天然气、硫黄、磷钾矿等企业,另一方面可在国内兼并产品同类型的企业或产品上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比如有的'两碱'企业已将技术转让到发展中国家,如印尼等;锦西大化肥将装置整体搬迁到新疆等,这样可以解决部分产能过剩问题,以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
七是鼓励上新产品、新技术的项目。产能过剩是指落后产能过剩,并不是说行业产能过剩就不再新上装置。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市场好的情况下要扩大能力,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展,不过重点不一样。市场不好时要强调技术进步,要提倡以先进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提高行业创新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
摘录:化工报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034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