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分析 > 有机硅的发展需审时度势

有机硅的发展需审时度势

日期:2009-8-18 13:53:56

有机硅的发展需审时度势

 

    受金融危机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有机硅单体需求增长明显放缓,价格也在2008年底降至近3年来的最低点;2009年1~5月,中国初级形态的聚硅氧烷净进口量从2008年同期的8.5万t下降至4.4万t(分别折合单体约19万t和10万t),降幅接近50%。市场变化也进一步导致了国内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国内最大的有机硅企业——江西星火2008年巨额亏损,而成本控制较好的新安化工有机硅业务的利润水平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面对市场的萧条,几家后进入者现在都在为目前的处境而发愁。今年年底以前,一批在建的小型有机硅单体装置将要投产,新增产能约20万t/a,如果加上道康宁和瓦克在张家港建设的40万t/a的单体装置和新安集团与迈图公司合作建设的10万t/a装置,年内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将新增70万t/a,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0%,如此多的产能集中释放出来,将会产生何种影响不得而知。

  然而,自4月份以来,山东又有2家企业宣布将要建设有机硅装置,其中一家企业一期工程的5万t/a有机硅单体和6万t/a甲烷氯化物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0年6月投产。与此同时,一家山西的煤化工企业也在调研有机硅工业的投资前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向笔者表示,现在经济出现滑坡,但投资成本也降低了,而企业并不缺钱。

  以上仍不是近期有机硅单体扩产浪潮的全部,为应对市场份额下滑导致的定价权丧失,蓝星集团已经决定加快建设原定在天津的20万t/a有机硅单体项目。目前地面施工已经开始,新建产能将会由三套7万t/a的独立装置组成,这三套装置完成后,整个基地的总产能还可再扩大30万t/a,并最终形成70万t/a的规模。此外,在已经投产和即将投产的其他十余家企业中,仍有多家计划将产能进一步扩产至20万t/a以上,且部分厂家的准备工作已经展开。

  在中国目前最具人气的行业论坛上(http://bbs.chinasilicon.net),一份人气很高的帖子将国内产能的过快扩张归罪于行业协会,指责他们没有尽到责任,同时在道康宁项目落地张家港的过程中扮演了幕后推手的角色。虽然这篇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提出证据,但这种隐藏的情绪令人担忧。

  实际上,由于化工部的撤销,中国化工行业管理者角色已经缺失,而现在的行业协会作为过渡中的社会团体,既不代表企业,也不能代表官方。而那些新进入的企业背景复杂,项目的选择已经不需要国家审批,协会也没有对项目上马与否的决定权。反倒是一些工程设计单位为了招揽项目提出的一些意见,对这一轮始自2003年的扩产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2004年之后,几乎所有新增的有机硅产能全部由国内某家设计公司设计,而这家公司
在不久前仍然预计中国的有机硅市场在2010年会出现数十万吨的缺口,现在建设项目,投资回报率仍能达到20%以上……

  也许对未来市场的看好未必是这一轮扩张的真正原因,更多的企业对后续可能发生的行业整合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整合真的来临,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江苏一家单体企业的总经理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努力改进流化床等关键设备,以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为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的价格低潮做准备。“国内企业最好的控制水平也不如国外先进水平,国内外单体的成本水平相差平均在数千元人民币上下,国内企业间的技术差距也不小,做得好的企业
在目前水平下是有一定利润的,但如果价格再低下去,就很难说了。”他还表示,10年之后,中国可能只会剩下2-3家有机硅单体企业,希望他的企业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现在,除去道康宁、蓝星和新安3家实力较强的企业之外,中国新进入有机硅单体生产行业的企业已经有14家,多少投资者徘徊在门外仍未可知。

 

摘录:中国化工信息化中心网站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034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