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分析 > 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一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一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日期:2009-3-11 10:40:38

 

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一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十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迅速

    过去的五年,中国石油石化业继续快速发展,在世界石油石化业中的地位有了新的提升。2000-2004年间,中国石油产量从1.63亿吨提高到1.75亿吨,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产量从277亿立方米增加到415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6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从2.77亿吨/年增至约3.18亿吨/年,居世界第2位;乙烯产能从445万吨/年增至608万吨/年,居世界第3位;合成树脂产能从1152万吨/年激增至1950万吨/年,居世界第4位;合成纤维产能从 710万吨/年猛增至1310万吨/年,居世界第1位;合成橡胶产能从107万吨/年增至139万吨/年,居世界第4位。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石油消费量、合成树脂消费量升至世界第2位,合纤和合成橡胶消费量跃居世界第1位。中国已跻身世界石油石化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2005年我国乙烯产能、合成树脂产能又有新的较大增加。

    过去的五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三大国有控股公司在90年代末大重组的基础上先后成功实现了海外上市,全面融入了国际资本市场,并进一步推进了专业化重组,深化了各项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石油石化业经受住了中国入世、国内市场扩大开放的考验,在对外合资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的进展。

    五年来,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目前,中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已基本形成立足国内、加快西部、深化东部、发展海域、探索新区的布局,并通过大力发展天然气,不断改善能源结构。炼油化工领域加快推行炼厂大型化和炼化一体化,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正从欧Ⅱ向国Ⅲ排放标准前进。中国已基本形成了功能相对比较完善的原油储运体系,陆上输转基本实现管道化,管道运输比例已达到90%以上。成品油销售网络已初步形成。同时,随着西气东输管线、忠武管线、陕京二线等一批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成投产,中国天然气骨干管网正在逐步形成。

    经过“十五”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石油石化业从上游到下游,从科研到生产,从规模实力到效益,从体制到观念,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一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即将到来的“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我国石油石化业不仅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平和、稳定,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为全球石油石化工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条件。预计2005-2010年,全球经济将以年均2.8%-3.7%的速度增长,石油需求将以年均1.2%-1.7%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42.8亿-44.2亿吨;乙烯需求也仍将继续保持年均4.5%的增长速度,2010年将达到1.33亿吨,从而为全球石油石化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尽管国内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增长的速度将可能略低于“十五”时期,但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对石油石化产品的质量、品种等将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预计2010年我国汽、煤、柴三大类成品油需求将从2005年的1.68亿吨增至2.2亿吨,乙烯当量需求从2005年的1870万吨增至2400万吨,乙烯下游产品将向多样化、高附加值、高性能化方向发展,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业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是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情况下,国内现行的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仍将使炼油和石化工业面临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加大的压力。

    二是随着我国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特别是2006年12月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放开,国内石油石化产品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将多元化,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以及国内同业间的竞争将比“十五”期间更为激烈。

    三是资源瓶颈制约将进一步加剧,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这不仅表现在原油上,而且开始反映到化工轻油上。

    四是中国石油石化业为要由大走强、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自主技术创新的压力加大。

    五是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化生产和生产清洁产品,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压力和紧迫性加大,要求提高。

 

十—五”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实现科学、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把握重要机遇期,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靠技术创新,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保水平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实现石油石化行业的由大走强。

    一、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高油价和市场化竞争。

国内石化业应继续坚持走降本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提升国际竞争力贯穿于提高炼油和化工生产能力的全过程,积极应对高油价下的激烈竞争,并要实现与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一是要加强战略布局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在资源丰富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尽可能立足现有企业改扩建,进一步建设若干个千万吨级炼油企业和百万吨级乙烯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形成环渤海湾、环杭州湾、珠江三角洲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企业群,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应对外来竞争,并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要调整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适应资源结构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提高炼厂加工不同原油(包括含硫原油及重质劣质原油)的适应能力,优化工艺组合,不断满足油品质量升级的新要求。调整产品结构,炼油不仅要满足清洁运输燃料生产,同时要经济地多产化工用原料。化工要在三大合成材料继续巩固通用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提高专用树脂产品、差别化纤维特别是功能化纤维和产业化纤维及橡胶新品种牌号的市场占有率,开发和增加高附加值和高性能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需要。

    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发核心技术、专有技术和优势产品,尤其要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要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信息化相结合,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二、提高资源获取能力,有效解决资源瓶颈制约

    本着多元化、全球化的原则,在立足国内、努力保持国内油气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实现资源全球化、来源多元化和品种多样化,关注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技术积累,提高资源的获取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继续加强国内陆上和海上油气的勘探开发,延缓老油田递减,增加新的储量区。

    二是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步伐,采用风险勘探、购买储量、合资合作、参股控股、公司并购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际石油公司的互利互惠合作,积极融入国际油气资源市场。

    三是加快建立全球化的原油供应体系,扩大原油贸易,实现原油来源、品种、贸易方式、贸易渠道的多元化,规避石油市场风险。

    四是加快建设与炼化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储运设施,形成资源点到加工点相协调的储运体系,确保原油的安全、稳定供应。

    五是积极稳妥地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和非常规能源,搞好相关技术积累。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石油石化企业不仅是能源资源的生产者,也是能源资源的消耗者,应牢固树立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的观念,大力推进节油、节水、节能、节地、节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做到资源与装置构成相匹配;继续发展深度加工,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坚持油化一体化,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加强区域资源优化,不断完善原油、成品油、化工原料等产品链的整体资源优化;大力开发和应用各种节能技术,搞好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石油石化行业自身的能源消耗和加工损耗。

    四、加大环境控制和治理力度,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对石油石化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清洁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中心城市的环保要求日趋提高,“十一五”期间这一趋势将愈加明显。这要求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大力开发并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开发和应用环保新技术,实现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终端消费的全程清洁化,增产清洁燃料和“绿色”石化产品;搞好末端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要重视污水处理和废水回用;结合结构调整,彻底关停“三废”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或企业,实现石油石化行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034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